人为什么会得慢性病呢?
现代医学发现,70%的慢性病与人体摄取营养不足有关。70%的慢性病为什么会与人体摄入营养不足有关呢?
其实人体需要日常摄取营养来满足机体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,其中营养包含了宏量营养与微量营养,宏量营养主要作用是保障机体正常生理活动,微量营养主要作用是保障人体正常生长发育,目前我国国民面临宏量营养过剩和微量营养不足双重困扰。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0年)》显示:超过一半人因宏量营养过剩,导致了人体产生肥胖、心脑血管等疾病;而长期缺乏微量营养如钾、镁、钙等就会导致高血压等慢性病,缺乏铁、锌、锰等微量元素就会导致脑血管病等慢性病。
我们日常的饮食分为三种:含化学与人工合成添加剂的食品、0添加食品、0添加且有营养的食品。过量食用化学与人工合成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,诱发相应的各种疾病;0添加虽然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,但如果饮食中缺乏营养或营养不足,久而久之,身体组织细胞就会处于在缺乏营养下的隐性饥饿状态,即不易觉察的营养饥饿状态,最终导致慢性疾病发生。
如何阻止慢性病的发生?
病从口入,病从口出,人体健康需要从每一口营养饮食开始。一日三餐饮食是人体获得营养的主要途径,主要包括主食、酱油醋等调味品和饮品。只有从一日三餐中摄取足够的均衡营养,才会获得生命健康,同时也阻止了隐性饥饿而导致的慢性病的发生。
从每一瓶营养酱油醋开始,逐步选择0添加且有营养的主食、副食、其它调味品和饮品,以保障人体对身体健康所需要营养的需求,预防隐性饥饿引杜绝慢性病发生。
健康困惑
Health confusion
————
保障生命健康,不仅需要饮食0添加,更需要营养
如今人们在到处是营养美食的宣传环境下,总以为吃饱了就是吃足了身体所需的营养,却不知我们日常饮食中恰恰是因为缺乏营养而导致慢性病多发。
我国有14.1亿人口,其中患有慢性病的人数高达5-6亿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0年)》显示,2019年全年总死亡人数998万,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肥胖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人数高达883万,占全年总死亡人数的88.5%。慢性病已然位居我国人口死亡原因首位,且具有年轻化趋势。